关于气象档案知多少?
发表时间:2022-03-23     阅读次数:     字体:【

世界气象日


今天,2022年3月23日,是第五十四个“世界气象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相关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2022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早预警、早行动”

全球气候变暖使世界各地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明显增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全球综合观测,人类可获得有关天气、气候和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掌握这些信息虽然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可以做到对灾害进行早期预警提前防范,以及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所造成的影响。

另外,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什么是气象档案?

在气象观测活动中形成,记载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 霜、雾、 雷电、光象等各种物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已归档保存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


常见的气象档案有哪些?

具体来说,气象档案包括对地面和高空的气压、气温和空气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蒸发、日照、云层和天气现象的观测与气象预报等产生的各种原始记录及各种报表、天气图、整编成果和其他有关的技术文件材料等。比如,每天雷打不动在新闻联播结束后播放的天气预报就是气象档案的一种。


图来源:中新网

气象档案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什么作用?

气象档案助力防灾减灾,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发生频繁,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气象灾害高发之时,气象档案的作用尤为显著:

首先气象部门可以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气象档案对未来气象发展做出预判,并结合实时卫星云图等气象检测手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出预警,提醒有关部门尽快做好准备应对灾害,为民众紧急避险、转移财产争取时间。此外,气象部门还可以通过分析研究同类灾害的气象档案来获取灾害防治以及灾后重建经验,尽可能减少损失,帮助人民群众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当中。

气象档案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便利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气象档案除了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直接作用之外,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有重要价值。

在农区,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在适宜的气象条件下进行才能取得好收成。播种时,农业部门可以通过气象档案详细计算出各地农作物的最佳播种期,保证苗全苗旺;作物生长时,可以利用气象档案分析出害虫繁殖发育需要的气象条件然后对症下药,使作物免受侵扰。另外,气象档案还是合理规划农业区划和作物布局的依据,促进气候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为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便利。

在城市,气象档案可以帮助合理安排采暖时间,既保证了室内温度适宜,又能够实现节能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另外,城市建筑、交通等各项工程也需要参考气象档案,如地下管网建设需要考虑冻土深度,飞机场布局需要考虑风向风速。同时大型活动的时间安排也需要和气象档案“取经”,如高考时间由早年的七月演变至近几年的六月,就是考虑到气温及降水的因素


气象档案信息化建设

由于气象档案数据爆炸性增长、用户多样化、高质量的气象服务需求、以及为抢救珍贵气象档案资源,都加快了气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国气象局对全国档案工作高度重视,持续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气象档案数字化建设措施

加快全国气象档案数字化建设。为了充分挖掘气象档案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气象部门就需要加大投入,加快全国气象档案数字化建设,并针对大量的气象信息资源建立强大的信息管理平台,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建立起数据档案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信息时代,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开放性,使得数字档案的保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建立起规范的气象档案管理系统,在对档案数字化处理过程中,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气象部门在培训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的同时,也要引进更专业的人才,建设高质量的气象档案管理人才,促进工作的创新以及效率的提高。

展望未来,开展数字气象档案馆建设。数字档案馆不仅是馆藏资源的数字化,更是档案信息的共享化,是档案资源与网络环境更好的融合。2017年12月26日, 中国气象局在《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 (2018—2020年) 》中把气象数字档案馆 (室) 建设列入档案信息化建设整体目标。随后在2018年, 全国数字气象档案馆试点建设启动。


 
上一篇:档案室搬迁工作方案(例)
下一篇:为什么说管好民航档案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