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档案法正式实施。作为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档案法,事关依法治国方略在档案行业的贯彻实施,事关档案大国向档案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是档案部门实施治理体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为根本遵循,切实抓好新修订的档案法的贯彻实施,站在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高度,筑牢法治之基、践行法治之力、累积法治之势,奋力开创民航档案工作发展新局面。
坚守政治定位,党管档案工作力度更大
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强调,“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档案法,推动档案工作创新发展”。新修订的档案法旗帜鲜明把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写进法律,坚持档案工作的人民立场。民航局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鲜明政治属性,坚守档案工作“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通过学批示、建机制,不断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
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为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一年来,民航各单位高度重视,把学习贯彻重要批示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学、反复学、深入学,党管档案的效果更加凸显。
一是自上而下广泛学。民航局分管档案工作的副局长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民航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保管好、利用好、记录好、留存好民航档案资料,更好服务民航事业发展。2021年9月,民航局印发《关于转发国家档案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的通知》,要求全行业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围绕增强管档治档能力、管好用好民航红色档案资源、做好民航疫情防控档案归集工作、推进民航档案信息化建设等5个方面制定贯彻落实举措,将批示精神落到实处。全行业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
二是开展活动深入学。民航局组织全行业开展“学《摘编》·悟实质·勇担当”主题征文活动,并将38篇获奖征文编辑成《兰台筑梦书芳华》优秀作品集。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陆国强要求将这本征文集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专题研讨班”的学习材料,并在研讨班开班式上专门讲道:“民航局非常重视《摘编》的学习,专门在民航系统内开展了主题征文活动,并形成了获奖作品集,这些文章都是作者用心用情写成的,很有参考价值。”
2.建立民航局档案工作协调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民航局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提升民航档案工作水平,民航局建立了由分管档案工作的副局长为组长、综合司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机关各部门及信息中心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的档案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协调机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档案工作的决策部署,督促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及时传达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工作的政策要求;研究制定民航局档案工作重大方针、政策;组织开展档案解密、开放、销毁审查鉴定;统筹推进民航局数字档案室建设;协调解决档案工作重大事项等。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机制领导小组会议,总结档案工作情况、部署年度重点任务,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建立档案工作协调机制是落实加强党对档案工作领导的又一重要举措。
强化监督指导,依法治档能力更强
陆国强多次强调,加强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治理能力要以依法治档为关键。民航局依法依规履行档案管理职责,通过定制度、强监督、赋手段,依法管档治档能力不断增强。
1.制度更健全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依法治档的基础,也是提高档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保证。民航局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档案法,建立“1+4+N”民航档案制度体系,即以与国家档案局联合修订印发的《民航档案工作规定》为核心,涵盖基础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监督检查、资源开发4部分,每部分包括若干制度标准,进而形成一整套规范业务建设、促进工作发展的制度安排。近两年,陆续制发《民航局各类文件材料归档操作手册》《民航局档案分类与档号编制方案》《全宗卷管理办法》《民航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档案归档指南》《民航行政机关行政执法及复议诉讼案卷管理规定》《民航信息化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归档与档案管理》等,即将发布行业标准《民用机场建设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民航档案工作制度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管档治档依据更加充分,各项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监督更有力
新修订的档案法增设了“监督检查”专章,对监督检查的内容事项、手段方法和违法行为线索处置等作出了具体规定,突出了档案管理向行业治理的转变。为落实新修订的档案法中加强档案工作监督检查的具体要求,2021年年底,经局务会议审议通过,民航局正式印发《民航档案检查工作办法(试行)》,对档案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检查程序、检查标准等进行了规范。同时,建立检查人员名录库,配套出台《民航档案检查人员管理办法》,定期开展检查人员培训。“十四五”期间,民航局将以实施民航档案检查工作为抓手,5年内做到所属单位档案检查全覆盖,以查促改,以查促建,切实履行好监督检查职责,全面提升民航各单位档案工作水平。
3.手段更丰富
民航局持续健全工作手段,多措并举,带动民航各单位档案工作共同进步。实施所属机构档案目录缴送制度;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民航“三中心”等重点建设工程实施专项督导,加强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连续举办4期民航档案业务培训,培训总人数达300余人,促进档案人员业务水平有效提升;制播《民航局机关归档操作微教程》《民航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微教程》2部动画视频,使业务指导与培训方式更生动、受众更广、效率更高,得到国家档案局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着眼战略转型,信息化建设步伐更快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档案法中关于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项要求,民航局着眼档案工作在信息时代的战略转型,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按照“资源为先、整体推进、确保安全”的原则,于2020年7月建成“民航档案查阅管理系统”,覆盖民航系统49家行政单位,向民航局机关开放1950—2019年约27万件档案、1376张照片,提供在线查阅,线上查档率达90%左右,有效推动了档案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的改进与提高。自2021年11月,正式被列为全国数字档案室建设试点单位以来,民航局及时制定数字档案室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以建成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为目标,大力推进电子文件在线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大力提升数字档案资源占比(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识别数据达17.1T),以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果助力机关行政办公效率提升,助力智慧民航、数字政府建设。
创新工作思路,服务中心大局措施更实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民航局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收好管好重要资源,用好用活历史资源。
1.探索建立档案开放审核建议机制
新修订的档案法对缩短档案开放期限、扩大档案开放主体、拓宽开放渠道和方式等作出具体规定,在扩大档案开放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民航局从实际工作出发,以向中央档案馆移交历史档案为契机,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档案降解密及划控开放鉴定工作。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民航局机关文件材料归档鉴定、档案存毁鉴定和历史档案移交进馆鉴定建议工作机制,切实将新修订的档案法关于档案开放的要求落到实处。
2.着力做好重大活动与突发事件档案归集
民航局探索建立重大活动与突发事件档案归集机制,将记录民航重大活动和重要事件的档案收集好、保管好。先后建立了民航疫情防控、孟晚舟女士回国航空运输保障、“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等重要专题档案,形成了“早介入、建机制、全收集、安全管”的可复制的经验做法,确保重要档案资源应收尽收、应归尽归。为此,民航局领导专门批示:“此项工作很有意义,对民航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建档立案,记录历史,是档案工作的责任担当”。
3.努力开辟档案资源开发新阵地
在做好日常档案查阅利用的同时,民航局更加注重资源开发,围绕中心工作、重要纪念日等,接连推出高质量编研成果,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民航局先后编辑出版《典藏民航70年》《中国民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事记》《百年伟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民航事业》纪念册等;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组织全行业开展“档案话民航”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以文字、照片、音视频和经历人口述等档案视角,生动讲述党领导中国民航事业不断发展的历史故事。
“十四五”时期,民航档案工作进入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2021年,民航局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重点从推进民航档案治理体系建设、完善民航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加强民航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夯实民航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深化民航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民航档案智力支撑能力6个方面,提出了未来5年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15项任务,以及细化的40余项具体要求。民航局将持续深入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扎实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档案法,凝心聚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推动民航档案工作再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多领域民航强国贡献档案力量,为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