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1712-2008、DA/T1-2000、DA/T 25-2000、WH/T22-2006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酸化 acidification
档案纸张接受了一定数量交换性氢离子,导致H值降低,酸性增大的过程。纸张酸性增大是纸张 老化的主要原因。
3.2 老化 aging
档案制成材料在保存和利用过程中,因自身或外 部因素,性能逐渐降低的现象。
3.3 霉变 mildew
霉菌作用于档案制成材料上导致其理化性能下降或污染档案的现象。
3.4 虫蛀 moth damage
档案被害虫蛀食、污染的档案制成材料。注:档案害虫指对档案馆藏品、装具及建筑本身造成定危害的昆虫。
3.5撕裂 tearing
由于人为或者外力因素导致档案载体呈裂损状。
3.6 污染 contamination
由于各种原因在档案制成材料上留下污斑、污迹的现象,包括水渍、油斑、墨斑、金属锈斑、蜡斑斑、泥斑等。
3.7残缺 damage and incomplete
档案制成材料呈现残破、缺失或装订受损等现象。
3.8 粘连 conglutination
由于潮湿、灰尘、霉菌、长期堆放挤压等原因而造成档案纸张彼此粘结在一起的现象。
3.9
字迹洇化扩散
ink diffusing or feathering
字迹遇水、水溶液、油或有机溶剂后,色素向四周扩散,导致字迹模糊,影响识读的现象。
3.10
字迹褪色 ink fading
各种原因引起的档案字迹色素色度减退而逐渐模糊,影响识读的现象。
3.11 字迹酸蚀 corrosionby ink acid
酸性字迹材料因氢离子作用于纸张,导致其出现老化或破损的现象。